2008年10月31日星期五

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转载)

婆罗门六派哲学是尊崇吠陀权威的正统哲学流派,包括数论派、瑜伽派、正理派、胜论派、弥曼差派、吠檀多派。吠檀多派在中世纪发展成为印度教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流派。梵文“吠檀多”原义为吠陀的末尾,特指吠陀附录的奥义书中阐发的哲理。

  中世纪印度教哲学家商羯罗(约788-820年)创立的吠檀多不二论(非二元论),主张宇宙精神“梵”与纯意识的灵魂“我”是同一不二的终极实在,现象世界不过是“幻”(摩耶)的错觉。只有凭借知识即超验的理智,人们才能从自身内在的个体灵魂“我”中发现和亲证与终极实在“梵”本质上的同一,摆脱虚幻世界的束缚,获得灵魂的解脱。这种解脱的途径被称作“知识之道”。

  另一位印度教哲学家罗摩奴阇(约1017-1137年)提出了殊胜不二论(有限制的一元论),主张“梵”、“我”是真实的,由“梵”显现的现象世界也是真实的而非虚幻的,大神毗湿奴就是“梵”的化身,虔诚崇拜毗湿奴就可以亲证“梵我同一”。这种解脱的途径被称作“虔诚之道”。商羯罗的吠檀多不二论成为印度中世纪以至近现代理智的印度教哲学思想的渊源,罗摩奴阇的殊胜不二论则为中世纪的印度教虔诚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中世纪毗湿奴教虔诚派主要虔诚崇拜毗湿奴的两大化身克里希纳和罗摩,湿婆教虔诚派主要虔诚崇拜湿婆及其配偶女神。

  12世纪孟加拉诗人杰耶提婆的虔诚诗《牧童歌》,讲述毗湿奴的化身之一牧童克里希纳(黑天,即黑神)与牧女拉达恋爱的神话传说。根据毗湿奴教虔诚派的信仰,牧女对克里希纳的恋爱象征着人的灵魂对神性的渴慕。在吠檀多哲学影响下,印度中世纪美学也倾向于神秘主义。印度美学家阿比纳瓦古普塔(约1014年前后在世),在印度传统美学经典《舞论》和《韵光》的基础上综合发展了“味”(审美情感基调)论和“韵”(暗示)论,他从“味”中看到了神圣极乐“梵喜”在尘世的副本,同时他反复强调“韵”是诗的精髓,而“味”是“韵”的精髓。这种强调暗示的神秘主义美学,影响了中世纪印度教的文学与艺术。中世纪印度教艺术往往是宇宙生命的暗示或象征。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http://www.china5000.org.cn/wm_world/wm_world_yd/200705/t20070531_30029.htm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