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1日星期五

北狄

北狄 běidí

http://baike.baidu.com/view/570980.htm


  “北狄”的称谓最早起始于周代,周人自称“华夏”,便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北狄”是古代华夏族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春秋中叶以后,狄与戎在地域上有明显的不同,但整个春秋时期,乃至战国中叶以前,戎狄仍往往混称,有些部落仍兼有戎与狄两种称号。这种情况以及春秋北狄诸部的姓族,陕北、山西、河北诸地的戎狄文化遗存,都说明春秋时期的戎与狄只是地域分布有明显区分,族类却比较接近。

  进入战国,他们主要部分已经华夏化,也有一部分当胡人南下后已融入胡人之中,成为匈奴的重要来源之一。

  狄作族称,《春秋》所记始于春秋中叶,但《国语·郑国》于西周末已有狄的记载。这是中原诸夏对北方一些部落与国家的称呼,不是他们的自称。

  狄的本义,王国维先生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断定,是由“远”与“剔除”的含义,“后乃引申之为驱除之于远方之义”。此外,狄还有强悍有力,行动疾快等含义。《尔雅·释兽》说:“麋、绝有力,狄”,邢昺《疏》:“绝异壮大有力者,狄。”《礼记·乐记》说:“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郑玄《注》:“狄、涤,往来疾貌也。”春秋初,在秦、晋、郑、卫、邢等国以北,即今陕北及山西、河北两省的中部与北部,有许多强悍有力的部落,是对中原诸夏的威胁,但当时仍与西戎及伊洛地区之戎统一称为戎,只在方位上称为北戎。至春秋中叶,出现了称上述地区各部落为狄的记载,因其在北,称为北狄。在狄的族称出现以后差不多100年间,又出现了赤狄、白狄、长狄等许多称号。

  战国晚叶,胡人兴起,匈奴最为强大。胡人以东有东胡,胡人以北有丁灵。战国末年及秦汉以后中国古代所称北狄,都是指胡人、东胡族系各民族。其中丁灵及以后铁勒、敕勒等译名,都在语音上可以与狄相通。但丁灵、铁勒、敕勒是对这些民族的汉语译名,狄是中原诸夏对北方民族的称呼,两者语源不同,含义也不一样。

  春秋时期北狄与羌戎族类相近,而战国末年及以后北狄指胡人、东胡族系,与羌戎属完全不同的族系。汉武帝采取“隔绝胡羌”的政策以及赵充国在湟中屯田以制诸羌的举措,说明西汉时对羌与胡已经明确加以区分,但《史记》、《汉书》却没有为诸羌立传,羌人的祖源与史迹仅附在《匈奴传》中叙述,《后汉书》有《西羌传》。直到现在,在一些民族史的论著中,仍往往未能真正把春秋时期的北狄,与战国末及秦汉以后以胡人、东胡族系称为北狄这两者之间在族系与历史渊源方面划分清楚。然而把两者加以区分,对研究羌戎和北狄的历史与考古都是重要的。

  一、北狄的起源

  《春秋》在庄公三十二年记载:“冬,狄伐邢。”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现狄的记载。这时晋献公在位,与狄人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戎与狄常常混称。整个春秋时期的狄与戎,都与炎黄集团,有相当深的渊源关系。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潜夫论·志氏姓》说:“隗姓赤狄,姮姓白狄,此皆太古之姓。”隗姓为鬼方之姓,赤狄隗姓不仅说明与鬼方有渊源关系,而且王国维先生还断言他们是西周初唐叔受封时所得“怀姓九宗”的后裔。赤狄中有潞氏,是赤狄的强部之一,《志氏姓》又记述这一支为妘姓封于路的后裔;潞氏灭亡之前的执政者名舒,《世本·姓氏篇》,,秦嘉谟辑本,,说:“,,周,,文王第十七子侯之后,氏于国,潞有舒”,出于姬姓。,妘为祝融八姓之一,姬为周王族姓,赤狄中也有祝融集团及姬姓王族支庶的苗裔。

  白狄姮姓,《世本》记作“媨姓”,注解者又疑是姬姓之误,究竟何者正确,如今很难定论,一般认为姮姓比较可靠。既是“太古之姓”,由来已很古远。白狄中有一支叫鲜虞,曾建立中山国。杜预《春秋释例》说:“鲜虞中山,白狄,姬姓。”《春秋谷梁传集解》的作者范宁与杜预同属东晋人,他也说,“鲜虞,姬姓,白狄也”。到唐代,杨士勋《疏》说,范宁《集解》引自“《世本》之文”。但东汉时应劭的《风俗通义·姓氏篇》认为鲜于,,虞,,是箕子的的后裔,属于子姓。《鲜于璜碑》也说鲜于“为箕子之苗裔”。姬姓、子姓为周及商王族之姓,可能是鲜虞华化以后出于攀附的说法,也可能鲜虞所建中山国的统治才出于姬姓或子姓。

  长狄,按《国语》与《孔子家语》的记载为漆姓,《史记·孔子世家》及《说苑·家语辨物》说厘姓。或谓漆为涞的误写,涞与厘同音,长狄应是厘姓。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