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gread/GNS/2ujx0R9409699KnM04M54it42z247F0R
歷史教科書誤導歷史(系列1)
劉敬文,劉國偉
最近,國內有許多政黨人士或歷史專家都不約而同呼籲政府,必須針對缺乏完整性甚至有歪曲成分的中學歷史教科書,作出修正,以免我們下一代的歷史觀出現嚴重偏差。
由於長期受到政治因素和個別教育官員對歷史的詮譯之影響,國中歷史教科書沒有全面向學生表現出我國歷史的全貌,前任教長希山慕丁在3月巫統大會提出,須要檢討歷史是如何在學校裡教導的;4月11日官方色彩的《新海峽時報》封面報導「課堂歷史是誰家故事」;上週末馬華總會長翁詩傑說,華人先賢的貢獻和犧牲不應在歷史留白,應在教科書、國家檔案和博物院充分表現出來,馬華已著手還原華裔在本國的歷史,包括要求更多地納入教科書。
馬來亞大學歷史系榮譽教授丹斯裡邱家金再三強調,要用全局的眼光來分析歷史。「歷史學家要中立、理性和不情緒化。歷史也不能非黑即白,任何論述都必須建立在事實的掌握上。」
他接受本報專訪時,認為教科書中與史實有所偏差的內容,是一些教育官員自己對歷史的選擇性詮釋。
而參與撰寫國內歷史教科書的蘭拉阿丹教授,早前接受《新海峽時報》訪問時就說:「史實是一回事,但對於史實的詮釋卻是另一回事。政治人物選擇後者。」
但她不禁問道:「我們可以刪除部分歷史,當它完全沒有發生過嗎?或者選擇我們要的歷史,將其餘的置之不理?」
政治人物對於歷史事蹟可能有他們自己的詮釋,但它們經常都是根據本身的利益。因此,蘭拉阿丹呼籲將學生歷史課的教學工作交回給專家和教育家。
二戰前,史學家認為在敘述歷史時,形式和內容可以區分。歷史在變動時有一定的真理,所以歷史的敘述可以趨近真實。因此,當時的史學強調歷史解釋、因果關係和通則。
但1970年代以來,受後現代主義的影響,史學豕認為歷史的敘述也有歷史性,即歷史的敘述無法脫離當時的客觀環境。邱家金就強調:「要瞭解大馬建國前的歷史,就必須對當時的法律有所瞭解。」
敘述觀點將歷史場景重現,嘗試呈現它本來的面目,但敘述角度和題材的選擇決定了歷史的書寫、對材料的認識和體驗。因此,如果執著於立場來選擇與解釋史料,往往就缺乏真實和自主。我國的歷史教科書,不幸正掉入這個陷阱。
真相逐漸模糊
許多歷史已沉澱,許多環環相扣的真相逐漸模糊。撰寫歷史教科書如果懷有強烈明確的動機(包括政治動機),有了特定立場,對學生的影響不問可知。
蘇丹依德理斯師範大學講師許德發則表示:「後現代的歷史觀認為歷史是建構的,有各家說法的,和當下的利害有相互的關係。」然而,這種建構「我方歷史」的動機對不對,卻是可質疑的。
許德發說:「馬來人認為主權在他們,這裡有馬來文、君主、回教的一套邏輯。但我們也應正視歷史。歷史不應該造成歧視。沒有華人和印度人的共同爭取,英國人不會這麼快允許我國獨立,國父東姑也曾這麼說。」
邱家金也舉例:「歷史書常說早在英國人殖民馬來亞時,就採取分而治之的政策,這是無中生有的說法。事實上,英國人沒有刻意分化各族以方便治理,而是各族因為各自的生活習慣和文化的不同,而自願群居。」
4 条评论:
延伸阅读:
"歷史教科書誤導歷史(系列2)"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gread/GNS/23pD04tg0U0B99o80tDY4e212F9w920D
"歷史教科書誤導歷史(系列2)"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gread/GNS/2urp066604j39fx70zfl46t62Oy295wa
蘇丹依德理斯師範大學講師許德發博士表示:「馬來人將馬來土地本質化成為民族獨有的,把大馬這個地方與馬來文化宗教糅合在一起。根據這種論述,如果(大量)承認華人和印度人的貢獻,就會衝擊歷史的敘述。」
他認為,華人和印度人對國家的期待與想像,跟馬來人並不一樣。英國人到來前,到這裡的少數民族都融入馬來文化,峇峇娘惹就是例子。但英殖民時代帶來的大批非馬來人,卻要保持自己的一套文化。
許德發提出「承認的政治」的觀念。他認為,華社要承認歷史上馬來人的一切是客觀的存在,是在國家佔主導性的;但馬來人也要承認華人扮演其角色。
「華社應爭取教科書納入非馬來人建設現代馬來西亞的貢獻。教科書的編寫要承認馬來人的主導歷史,但同時也要承認華印南來參與建國的事實。」
許德發受訪時指出,華社的挑戰就是如何通過要求公平對待的訴求,解構這種馬來論述衍生出來的霸權和各種政策上的歧視。
一名不願姓名見報的教科書出版社高層受詢時,向本報表示,教育部對教科書的出版有指定的要求,包括要求執筆者必須是有教學經驗的教師,卻沒有明確規定教師的學歷,而且也沒說明執筆者是否必須是本科畢業。因此,他不排除「非歷史系畢業生撰寫歷史教科書」的可能。
他認為,出版社扮演決定教科書品質的關鍵角色,因為出版社在投標特定科目的教科書時,必須先將整本教科書100%的內容準備好。
「過去是準備三分之一的內容就行,現在必須將整本書做出來才可以競標。只有內容完備已經排版,可直接拿來印刷的教科書樣本才可以參與競標。」
審查標準模糊
因此,假如是一家認真的出版社就會在事先做好充分準備,「包括物色最適合的撰稿人,咨詢相關專家的意見」;假如出版社沒有很好篩選撰稿人,而又在競標中勝出,獲得出版教科書的合約,那麼學生就會讀到內容有欠理想、效果很不一樣的課本。
這位出版社高層指出,出來的教科書因此會是「範圍一樣,但內容的分佈和搭配可以有很大的出入」。
这是非常不错的剥削及提醒。问题是知道这些问题,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历史的诠释权不容被单元化,公众捍卫已知权,必须是持续及有进度且系统的记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