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4日星期二

林晃昇:高瞻远瞩的华教运动前辈

林晃昇:高瞻远瞩的华教运动前辈
英文版


文/柯嘉逊
2002年3月14日

林晃昇(于2002年3月13日辞世)是马来西亚华教运动中一位高瞻远瞩的前辈,他坚毅果敢地为马来西亚人的母语教育事业斗争。身为董总主席,他领导华教运动渡越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划时代的汹涌波涛。

1973年,林晃昇挺身而出,领导声势浩大的独中复兴运动。这一场独中复兴运动使到1961年仅存的14所独中,增加至今时今日的60所!林晃昇身先士卒地参与筹款运动和组织独中复兴工委会,终于看到独中复兴运动开花结果。

华文独中统一考试的推手

1975年,华教运动议决举办全国华文独中统一考试(统考),但是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哈迪医生要华教人士打消原意。马哈迪医生所提的理由是独中企图建立分化的教育体系,而这将破坏国民团结。当统考行将举办时,马哈迪将林晃昇率领的一群华教人士传召到国会大厦。马哈迪言辞毫不婉转,直接了当告诉董教总领导人“最好别举办统考,否则……”。他不等华教人士回应,只简短地说了一句“就这样”,便遣散华教人士(Kua Kia Soong, ‘A Protean Saga: The Chinese Schools of Malaysia, 1999:106)。

林晃昇领导的董教总决定不计一切后果,都要举办统考;第一届统考终于在1975年杪成功举行。由于林晃昇高瞻远瞩,独中统考文凭终于受到世界各国承认,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每年都录取数百名统考毕业生就读。遗憾的是,唯独马来西亚政府不承认独中统考文凭。

不畏权势,面向威权

林晃昇还果敢地做了一个值得后人传颂的决策,那就是将申办独立大学的案件带到最高法院审理。这起轰动一时的诉讼案,肇因于当时的教育部长莫哈末·基尔·佐哈里(MohdKhirJohari)宣布,要到外国深造的学生必须在马来西亚教育文凭(SPM)考试中考获马来西亚文优等。1978年,内政部长嘉扎里·沙菲宜(Ghazali Shafie)召见华教领导人,并且警告说政府不会改变其政策。警方跟着禁止华团在1978年10月22日召开的一项会议。后来,高等法院撤消独立大学诉讼案;1982年7月6日最高法院宣判华教人士败诉。

1980年代,教育部拟议推行“3M”制度,规定华文小学及淡米尔文小学除了母语及数学之外,所有科目必须以马来西亚文授课。林晃昇当仁不让,领导华教人士反对教育部这项不平等的决策。1983年,他再一次站出来,站在反对“国家文化政策”的前线,因为他认识到,“国家文化政策”的目的是要同化非马来人文化。

母语教育乃基本人权

我是在1983年初识林晃昇,当时他要我推动争取世界各国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的工作。他了解我在推动人权运动,他更相信,母语教育必须和其他人权课题一样受到同等的重视。

在和林晃昇交往之后,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真切地相信,母语教育是一种平等权利,也是促进族群谅解的一种需要。1986年,在当时的回教党副主席哈迪阿旺(Ustaz Haji Hadi Awang)宣称“在回教法律里头,并没有马来人特权这回事”之后,林晃昇推动了华社与回教党的历史性对话。

林晃昇也是1985年《华团宣言》的主要倡议人之一。《华团宣言》倡议马来西亚人之民权运动,进而推动民权委员会之成立。


面对许许多多企图改变华文小学及淡米尔文小学特征的政策,例如“1984年吉隆坡教育局指示”事件及1985年“综合学校”事件,林晃昇毅然决然地站稳岗位,应对这些接踵而来的挑战。与此同时,他始终不遗余力地推动独中的发展,从策划筹款运动、推动统考、编撰课本、出版书刊、规划师资训练到设立奖学金,数十年如一日。

茅草行动中的“良心囚犯”

政府在1987年9月发出了另一项不必要的指示,调派没有华文资格的教师出任华小高职,引起华人社会大力反弹。林晃昇与沈慕羽、庄迪君和我,一同在茅草行动中被政府援引1960年内部安全法令扣留。在甘文丁扣留营里,环境和生活条件欠佳,但是年事已高,而且健康欠佳的林晃昇,却刚强地熬过来了。

虽然经历了扣留营岁月的折腾,林晃昇争取公正、平等的斗志和毅力依然贯彻始终。林晃昇是1990年“两线制”运动的主要推手之一,当时他率领一群民权运动人士加盟在野党阵线,以求捍卫马来西亚之民主与人权基业。

林晃昇虽然并不活跃于政坛,但是他始终相信,马来西亚的母语教育问题必须通过政治途径解决。身为他的战友将近20年,对我而言,他是一位良朋好友、伟大的仁者、忠诚的君子、勇敢的正义斗士,更是一位可以携手共进的长者。

“林晃昇,认识你真好,这种感觉始终如一。”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