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3日星期四

狼牙修

狼牙修(马来文:Langkasuka)是古代东南亚的印度化国家之一,其领土包括今马来半岛东岸北大年以东和东北地区,约位于东经101°18',北纬6°48',及今马来西亚的吉打州。
  狼牙修在宋代称为“凌牙斯加”、元代称为“龙牙犀角”、明代称为“狼西加”。“Langkasuka”一词首见于,印度尼西亚11世纪泰米尔文碑铭作 Ilangasongam,14世纪《爪哇史颂》(Nagarakrtagama),作Langkasuka,16世纪出版的阿拉伯文《吉打纪年》(Kitab al-Minhaj al-fakhir fi-ilm al-bahr al-zakhir)作Langashuka。“Langkasuka” 的得名或来自印度文化,依照印度的佛经《枵伽经》里的记载,Lanka是传说中一个在马来亚峰(英文:Mount Malaya)上面的山城;而在梵文中Sukha乃是“快乐世界─Sukhavati”一词中的前半截。因此Langkasuka或取义于“快乐的马来半岛山城”。
  狼牙修建国年代约于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
  狼牙修的居民以吉蔑人为主,而统治阶级是印度人。狼牙修开始是盛行佛教,使用南印度的文字。但至元代称“龙牙犀角”时期,已不见佛教盛况,那时期伊斯兰教已传入东南亚多时。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狼牙修是当时世界的重要航站。
  历史
  狼牙修建国于1世纪。515年狼牙修国王婆加达多遣使中国,其后523年, 531年,568年多次朝贡。12世纪时狼牙修为三佛齐属国。15世纪狼牙修国被北大年国取代。
  地理位置
  历史上学者们对狼牙修的地理位置一度并不十分确定。
  中国二十四史之一的《梁书》有着世界上最早的狼牙修地理位置记载:“其界东西三十日行,南北二十日行,去广州二万四千里。”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为不少学者如邹代钧、桑田六郎、柔克义、伯希和等曾对狼牙修的地理位置,做出各种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直到日本学者藤田丰八著《狼牙修国考》一书,考证《岛夷志略》中“龙牙犀角”,指出龙牙犀角就是《梁书》的“狼牙修”,《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及《南海寄归内法传》中“郎伽戍”,《诸蕃志》的“凌牙斯加”,《郑和航海图》的“狼西加”,第一次指出这些不同的名字都是《爪哇史颂》的LAngkasuka的对音,位于暹罗南缍的北大年。至此,龙牙犀角、狼牙脩、凌牙斯加、狼西加等均是Langasuka,已为中外学界普遍接受,殆成定论.

没有评论: